夏天是蜱虫的活跃期,蜱虫密度增大,人被蜱虫叮咬的机会显著增加。被蜱虫叮咬后可能会引起发烧、恶心、头痛等症状,原因就是感染了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是一种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如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危及生命安全。该病目前尚无疫苗可预防,公众应提高自我防护意识,谨防蜱虫叮咬,科学预防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由大别班达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常以发热、腹泻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病情较重且发展迅速,可因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病死率较高。
本病以散发为主,4-10月均有发生,高峰在5-7月。多为携毒蜱虫叮咬后2周内发病,接触急性期病人血液、分泌物、粪便等也存在感染可能。
蜱叮咬是主要的传播途径。注意:并不是所有蜱虫都携带发热伴病毒,只有被携带这种病毒的蜱虫叮咬以后才有可能被感染。
直接接触或者通过黏膜接触患者或者死亡患者的血液和血性分泌物是引起人传人聚集性疫情的主要途径和原因。
该疾病潜伏期一般2-16天,急性起病,主要表现是发热,体温多在38℃以上,重者持续高热,可达40℃以上,部分病例热程可长达10天以上。伴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等肠道症状。部分病例有头痛、肌肉酸痛等。
外周血白细胞减少(4-10,1-3*109/L),血小板降低(100-300,30-60*109/L)。病人标本SFTS病毒核酸阳性。绝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但是一些老年患者、既往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杏彩体育,出现意识障碍、皮肤瘀斑、消化道出血肺出血等,可因多脏器功能衰竭,危及生命安全,需早诊早治。
1.减少蜱暴露。应当尽量避免在蜱类主要栖息地如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如需进入此类地区,应当注意做好个人防护,穿长袖衣服;扎紧裤腿或把裤腿塞进袜子;穿浅色光滑的衣服以便于查找有无蜱附着;不要穿凉鞋;不要在草地、树木上晾晒衣物。值得注意的是常温水清洗衣物并不能杀死蜱,可通过烘干或高温水清洗去除附着的蜱。
2.户外活动前防护。蜱活跃季节,进行园艺、采茶、放牧等农业林业牧业活动前,可使用含有氯菊酯的产品处理衣物和装备。氯菊酯可用于处理靴子、衣物和露营装备,并通过多次喷洒以保持保护性,或可购买使用氯菊酯处理过的衣服和装备。裸露的皮肤涂抹驱避剂,包括避蚊胺、羟哌酯、驱蚊酯等,遵循产品说明使用。
3.进入室内前检查蜱。蜱可附着在衣服和宠物而进入室内,也可能已叮咬在而未被察觉,在蜱类易孳生的环境活动离开后,要仔细检查外套、背包和宠物、自身身体,发现蜱应及时清除。蜱常附着的部位主要在手臂下方、耳朵内侧和周围、毛发之内或周边、肚脐内侧、膝盖后侧、腰部、腿根部等。外出回来后及时淋浴可及时发现附着在身体的蜱,减少感染蜱传疾病的风险。
一旦发现有蜱虫钻咬进皮肤,也别紧张,杏彩平台官网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直接用手把虫子「拍死」或「弄走」,如果被蜱虫咬了,切记不能这样做。生拉硬拽会拽伤皮肤或者将蜱虫的头部留在皮肤内,蜱虫在受到刺激后,会往体内钻,并释放出更多有毒物质,所以,拍打和往外硬拉的方式都不可取。
那该怎么办呢?目前,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用镊子夹除。使用镊子尽可能地靠近皮肤表面抓住蜱虫,夹的时候要连同蜱虫的口器一起夹住。使用平稳、均匀的力度向上拉,千万不要旋转、搅动蜱虫,容易导致口器残留在皮肤,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可用镊子再次取出头部。取出蜱虫后,用酒精或者碘酒清洗患处和手。
如果不确定自己是否能够取出,建议立即去医院,让专业人士操作,将蜱虫取出,然后做局部消毒处理,并随时观察身体状况。蜱虫叮咬后,一般及时取出来基本问题不大,如后续(2周内)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及时到相关医疗机构诊断是否患上蜱传疾病,早诊早治绝大多数患者都可以治愈。
如果是在衣服外面或者地面发现蜱虫,不要用手直接压死或者直接接触,要用镊子或者其他工具夹取后,将其装入密封容器中,然后丢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