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0068-7555

新闻中心 分类
杏彩体育瓜果蔬菜藤上的瓜果图片武义这颗藤上的“甜瓜”越做越大发布日期:2024-03-30 浏览次数:

  杏彩体育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习专程来到武义县调研下山脱贫经验,召集当地五位下山脱贫代表村党支部一起座谈。听到搬下山的村民过上好日子,他由衷高兴。

  回望过往,原九龙山村党支部邓寿明感慨不已:“我们在高山,一直过着贫困的生活,村民是一根藤上的苦瓜。但是通过搬迁,下山脱贫致富,变成一根藤上的甜瓜,生活一天天地好起来。”

  眼下,正是晚稻成熟收割季。在俞源乡下杨村一带,菌稻轮作大棚里机声隆隆,技术人员正驾驶着收割机,有序进行作业。

  去年底,县农业局、县财政局在下杨村投入资金100余万元,试点推进菌稻轮作项目,在冬闲的稻田里种植羊肚菌15亩,收获羊肚菌后又种植水稻,让“冬闲田”向“增收田”转变。

  据估算,通过“菌稻轮作”,亩均效益可达4万多元。这里还作为“共富基地”,吸纳了20多位农户负责劳作,实现家门口就业。此外,财政投入资金的部分收益还将作为产业基金,用于帮扶村庄建设和低收入农户增收。

  九龙山村原位于武义中部海拔1000多米的大山深处,世代过着“砍砍木头烧烧炭,砍砍柴火烧烧饭”的清苦生活。全村68户,人均年收入仅有385元,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深山贫困村。

  1996年,九龙山村整村搬迁下山。新九龙山村屹立在235国道新海线旁,一幢幢整齐的三层小楼,一条条干净整洁的街道,令人耳目一新;绿化公园、生态停车场、健身设施、办公楼、文化礼堂、老年活动中心等一应俱全,全村村民的人均年收入提高到三万多元。“村里的环境好了,特别是我们洗衣的环境更加好了。以前在山上的时候用山沟水,都是靠天的,现在我们做了这个生态洗衣房,地下水抽上来的,每天早上来,大家都在一起洗衣服,有说有笑,其乐融融的,也方便多了。”村民俞华如说道。

  “蜗居高山五百年,不如下山三五年!”正是新九龙山自然村的真实写照,也是深藏在老百姓心底的无限感激与感慨。如今,走在新村里,移步换景,感受的是一派活力景象。

  眼前这栋三层楼的房子是刚刚建成的来料加工服务中心,四五位村民正在这里忙着加工反光背心等。吴华仙是新九龙山村的媳妇,也是来料加工中心的“新员工”。“听以前的长辈们说,在山上的时候生活非常的不方便杏彩体育,都是靠山吃山,没有什么很好的赚钱方式,现在搬迁下山之后,村子旁边有了工业区,村子里面也开办了加工厂,像我们要接送小孩,有空过来上班,非常的方便自由,一个月工资也有几千块,收入可观的。”

  “武义‘下山脱贫工程’是一项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武义下山脱贫工作成效显著,经验宝贵,值得总结和推广,要善始善终,继续抓好。”牢记习总的殷殷嘱托,新九龙山自然村不忘初心,从下山安居,到创业增收,再到产业发展,村民人均年收入从300多元增加到3万多元,这颗藤上的“甜瓜”越做越大。“习总叮嘱我们,下山之后生活要富起来。现在家家户户都有小轿车,群众的生活是越来越好了。”